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44、吹牛的毛病,我的1979,争斤论两花花帽,阿里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说完同李和举杯。

“哎,不说这些我都差点忘记了,”李和一口喝完,“后来那个统计被吴教授看见了,他让我补充补充,发表到物理学期刊了。”

“你野心大的很嘛,一个诺贝尔奖对你来说不是大问题。”

“少吹捧我。”

“这不是吹捧,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那么多,为什么就不能是你?”李和反问。

“这话我爱听,其实你还别说,华人占美国人口比例很小,也就一点几,”陈硕给李和倒满酒,“但是华人科学家占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比例至少有10%,你再往硅谷看看,清一色的华人和印度人。

哎,我自己倒是无所谓,就是希望咱们国内什么时候才能有人拿个诺贝尔奖。”

“咱们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,中国的第一批博士也才刚毕业,再说,现在能拿诺奖的,哪个不是持续的不计成本的砸钱砸出来的?”李和无奈的道,“咱们国内,现在还在说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呢,说句不好听的,估计要过个几年,在某个领域才敢说‘领先’。”

“这倒是实话,基础科学研究往往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,不坐上十年八年的冷板凳,根本不用想,看看诺奖得主的年龄就知道了。”陈硕见李怡不动筷子,“大侄女,吃一点,不用客气。以前呢,平均起步年龄是59岁,但是现在看来,随着科学迅猛发展、研究领域日益细分的背景下,科学类诺奖得主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系统让我去算命

牧三河